我国是茶叶原产国,南路边茶是六大茶类之黑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南路边茶是汉藏民族联系的纽带,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明(1573年)《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番,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
1、迄今为止,南路边茶仍然是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一千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边茶可为高原生活的人们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促进摄入体内的牛、羊肉、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有抗高血压、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等作用;还有抗高原缺氧和抗高原辐射的作用。
2、南路边茶制作过程中,通过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加湿加温反复揉捻(馏)等独特工艺,促进茶叶中多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繁殖、稳定,促进儿茶素、咖啡碱、维生素、蛋白脂、有机酸以及多种真菌类物质等有益成份增加,使边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理功效更显著。温胃、正气、解毒、解腻、促进消化、帮助睡眠,对抑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通过传统制作技艺的挖掘、保护、弘扬,确保南路边茶产品质量。为民族同胞提供优质边茶不仅可以保障藏族同胞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
4、近年来,边茶生产企业运用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基本原理,研制开发“藏茶”产品,推行“边茶内饮”、“藏茶汉饮”的发展战略,促进边茶制作这个中华传统文明成果,为新时期各族人民服务,目前己取得初步成果。
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南路边茶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变化,边茶消费也呈多元化趋势,研究传统工艺,保护、弘扬、继承,加快新产品、新工艺研发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是南路边茶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目前,藏区边茶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厂家技术力量薄弱,工艺传承不全、偷工减料所致。严格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管好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值得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的社会系统工程。
3、按传统制作技艺加工的南路边茶品质非常优异。迫切需要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探寻运行规律和基本原理,使其在更大领域范围为人类服务。如微生物作用机理、生化作用机理,包括茶多酚、蛋白质、糖类、香气物质、咖啡碱等物质在加工中的转化、运行规律都值得深入研究。
4、一千多年来,边茶为生活在高寒、缺氧、强幅射等恶劣自然条件下民族同胞的强健体魄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开展边茶保健作用研究、探讨加工工艺对边茶保健作用的开发、影响,充分发挥传统及潜在的功能优势,非常重要。
5、边茶氟含量问题是当前我国茶学界、食品卫生界的焦点问题之一。氟对人体的影响?茶叶氟含量指标多少为宜?加工制作过程中氟含量有无变化?怎样加工既满足传统需求又符合低氟要求的绿色边茶?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6、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边茶企业实行QS认证,是标准化管理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巨大冲击。在符合食品加工企业基本要求的条件下,保护、弘扬、发展传统制作技艺,是摆在边茶加工企业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